日本的大地震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,
在心痛祈禱與協助之餘,
我們深深省思~ 其實很多災難是可儘量避免的,
別讓我們的漠視,
造成永無法抹滅的悔恨~
上圖:是地震成因示意圖,可大致瞭解全球各大板塊和地震的認識,只是沒有解釋為何能量累積如此快速。
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 (1961 E.Lorenz 勞侖次)
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搧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,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
指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
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 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---馬克.吐溫
陸地的溫度趨向極端、兩極的冰山崩解、海洋深處動態的洋流變化、海平面上升,皆能造成地殻變動,因板塊與板塊間的壓力蓄積產生大幅度的改變,本來微妙的平衡關係變得不平衡。
如本文開頭所述「蝴蝶效應」,我們的一舉一動,諸如大量肉食、畜牧業蓬勃發展、無法再生性的材料與科技,排放大量溫室氣體,皆能影響快速陸地的溫度、兩極的冰山崩解、海洋深處動態的洋流,皆能造成板塊與板塊間的壓力蓄積產生大幅度的改變,本來微妙的平衡關係傾向不平衡。
冰山崩解影響洋流,洋流再影響全球的氣候,所以極端的氣候在全球各地紛紛發生。
倫敦大學麥蓋爾教授就指出,海洋大氣層和地殼其實相互影響,牛津大學派爾教授也指出,火山活動和氣候變動的密切關係。
事實上,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統計指出,從1993到2006年,短短12年間,全球大地震次數就增加超過3倍,雖然地震和暖化的關連性還要進一步確認,但這項理論已經開始引起學界高度重視。
以下引用自*火山噴發 與暖化的糾纏關係/張楊乾
冰帽消融 誘發地殼活動
早在2008年,一份由冰島大學和盧森堡大學兩校學者合作的研究就指出,受到暖化的影響,冰島最大的冰帽 Vatnajökull 在過去百年來已融化10%;地殼上冰的重量減輕之後,原本被壓抑住的地殼活動,現已變得更為活躍(*2)。在冰島大學任教的火山學家希德曼森(Freysteinn Sigmundsson),16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表示,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指出,艾維法拉火山噴發與暖化有關,但一萬年前當地球結束冰河期時,的確曾因冰川融化導致火山活動增加(*3),因此類似的噴發現象的確愈來愈多。
希德曼森進一步解釋說,這是因為原本冰帽的重量會給地殼更多的壓力,當冰川融化時下面的地殼壓力變少後,就更容易被更底下的岩漿給熔化,地殼活動就更加不受拘束。他說,根據目前的冰融速度,在未來的幾十年間,冰島火山爆發的頻率或規模,恐怕都會增加。
海水變重 同會誘發地震
冰川融化只是暖化與地震或火山爆發的關係之一,另外一篇論文則指出,因冰川融化後導致的海水總量變重,也會導致部份地區的地殼彎曲,進而使得海岸邊或小島上的火山活動或地震變多(*4)。另外,台灣中研院地球所的劉啟清教授,去年曾在科學期刊《自然(Nature)》上發表過論文指出,颱風的低氣壓將使得陸地與海洋的岩石之間壓力不均勻,進而引發逆斷層滑動導致「慢地震」(*5),而這篇論文也被英國倫敦大學的馬奎爾(Bill McGuire)教授引用,指極端候也將使得地震頻仍(*6)。
冰島火山噴發造成的影響,若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覆蓋至大氣層,可能使全球的溫度下降,在1816年時曾使亞、歐、美周廣泛地區糧食欠收;中國農曆8月突然寒如冬。若發生大噴發,造成大量的融冰,將可能影響南方的洋流系統。
上圖:冰島火山噴發的大量火山灰與氣體
畜牧業+肉食+非綠能科技>溫室氣體排放>全球暖化>冰山崩解>洋流溫度vs速度改變>陸地氣溫改變(極端冷or熱)>植物週期大亂>糧食短缺>地震>地殼板塊間的能量累積速度變快
上面只是簡化說明,其實這不是線性,而且是個人行為造成的地獄迴圈,除非我們將其Close關閉,這迴圈不會停止。如蝴蝶效應一般,看似小小的錯誤行為,似乎不會造成大災難,卻因而造成大自然的劇烈反應。
[地獄迴圈] 解釋:比如30年前的電腦程式,沒有終點的迴圈啟動之後,沒有把它做ENDING CLOSE掉,當裡面有個錯誤,它的誤差會在每迴轉一次的時候,不斷的加大,加大到最後,不是電腦當機,就是整個程式當掉。
上圖:2010年2月早些時候,60英里長的巨型冰山B-9B同南極洲東部的默茨冰川相撞,大家看到的是當時的衛星雷達圖像。南極冰山相撞導致洋流變化,英國或將更加寒冷 。
上圖:乞力馬扎羅山頂峰積雪消融
上圖:北極海冰的減少對比 二年內消失近1/3
上圖:北極海冰對比圖
上圖:永凍層融解 釋放出大量甲烷 加劇全球暖化
上圖:永凍層融化示意圖
上圖:北極表面水體中被溶解的甲烷濃度圖
上圖:人員探測融冰
影片截圖:冰層釋放出大量高濃度甲烷,點火後的瞬間爆炸(影片請按此觀看)
上圖:坍塌後的威爾金斯冰架
上圖:2010年初至2010年4月15日前的全球大地震
「科學」一種求真的過程,若發現有新的證據,即會作改變。比如首屈一指的發現(發明):
*當時地理科學認為,板塊不會移動,但現今則證明會移動。影片中高爾的老師,有因應與改變,故成為國家科學顧問。
*防火材料石綿,廣泛使用後發現會造成癌症,而全球禁用。
*營養學方面,認為攝取大量的動物性蛋白質,會更加健康與強壯,到現在發現反而致病與造成全球暖化。
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…
真理不在科學裡,但科學求真的過程中不斷修正。如果認為科學都是最好的,不知不覺成了迷而不覺的「科學教徒」,而被反噬造成傷害。真理在世界各大宗教裡,大多能印證現代的處境。
所以人類工業科技與大量飲食西化(肉食)的造成的後果, 不應狹義稱"全球暖化"or"氣候變遷", "地球變遷"較符合我們要面對的問題。如:氣候兩極、旱災、水災、瘟疫、地震、糧食短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