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林尚蓉/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特聘研究員(台北市)】
2011.10.03 12:55 pm

七八月間非洲饑荒的新聞畫面,現在已經不再出現。但九月間,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,索馬利亞在接下來的四個月內,饑荒受災的總人數將高達四百萬人。

聯合國協助方式為提供大量的食物、改良的種子與大量的肥料,以因應十月後的播種季節,但這些都屬於緊急救援行動。重要的是應該針對非洲當前問題做長期規劃與改善,這兩個問題是:對農業投資不足,以及對土地資源的不當利用。

筆者曾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,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實習。這兩個問題,也值得台灣思考。

簡單來看,就是要保護我們的土壤,以及最佳化利用我們所擁有的資源。農夫不再只是勞力的角色,農夫應該是管理者、CEO,他們知道要是大量施放除草劑、殺蟲劑,會把害蟲的天敵也殺死,害蟲也因不斷演進,突破人工防線;農田周圍的生態環境,需要多種類,有水塘,有灌木叢,還有樹木和花朵。農夫耕田次數可以減少,減低對土壤裡生態系的破壞,土壤時刻都要有覆蓋物。

這些原則,都像是老生常談,但卻不是人人都願意這麼做。畢竟農民需要養家活口。政府農業預算中,有六、七成都用在補助經費,大力補助肥料和農藥,休耕有補助,好像很難請農民不照著做。

相較之下,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中,大部分補助已從獎勵生產轉為環境保護與農村發展,例如:農田的單位面積內,種植多少樹木,生物多樣性的比例(指標可以是鳥的種類),或是農村裡歷史的元素,都納入補助範圍。其農業政策的轉變應有可借鏡之處。

若政府願意將部分補助調整為獎勵農民對環境的維護,還有農民採納具水土保持功能的農法,都能強化整體資源的利用。再進一步,環境生態提供的服務已漸被量化、估價,並反應在補助金額或是食品價格上,一邊也教育民眾,現在食物價格偏低,無法反映出生產食物的成本,包括人力和天然資源。

我是一九八○年代出生的世代,非洲、饑荒,好像離我們都很遠。但觀察索馬利亞饑荒,我們同樣處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,加上特殊政治地位,與偏低的糧食自給率,怎能沒有憂患意識?
【2011/10/03 聯合報】
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X1/6627802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牛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